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1张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 红门口,这个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北40公里处的古隘口,不仅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更是历史上蒙汉两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这个国庆假期期间,在黄河岸边,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力与美的挠羊赛激情上演。10月2日,偏关县在水泉红门口地下长城国家4A级景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摔跤挠羊对抗赛,吸引了来自内蒙古、忻府区及红门口的三支代表队参加。

红门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九年(1434年),都督李谦在此建立了敌台和桥洞,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兵备道赵颜增建了左右双翼砖台。这里曾是明蒙互市的场所,称为“红门市”,是明朝与蒙古地方政权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昨日”的红门口,作为历史上蒙汉互市的重要场所,见证了蒙汉两族人民互通有无、和谐共处的历史场景。如今,这场摔跤比赛再次将蒙汉两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的精神。

比赛现场,选手们脚踏黄河岸边的土地,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角逐。摔跤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被称为“搏克”,两地的跤手们力量和技巧诠释着这项古老运动的魅力的同时,也展现了偏关人民的豪情与坚韧。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挠羊赛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时候忻州地区处于边塞,边防士兵们在守城之余会以摔跤的方式进行训练和娱乐,后来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当地一项传统的娱乐竞技活动。”原平市摔跤协会主席刘明元介绍。

据了解,2008年,挠羊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忻府区、定襄、原平三地也获得了中国摔跤之乡的称号。

此次摔跤挠羊对抗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它展示了偏关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为偏关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偏关县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全媒体报道)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2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3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4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5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6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7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8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9张

偏关县首届摔跤挠羊赛在黄河岸边激情上演  第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