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国工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凡尔赛”发言火了!


在白鹤滩水电站,只见工程师将硬币立在了一个平台上,平台稳如老狗,硬币屹立不倒。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张

来源:四川观察


你可不要以为这画面平平无奇,要知道这平台下面可是每小时发电100万度的巨型发电机组!它的运转速度高达每分钟111圈,每台机组1小时发电量可供三口之家生活使用超过400年!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张

来源:央视新闻


当知道白鹤滩水电站的发电机组从研发、设计到安装都是国内自主完成时,记者忍不住发问:“同级别(发电机组),国外能做到硬币不倒吗?”


工程师说:“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百万千瓦的机组,最大的都在国内!


工程师还补刀:“你已经做到最高的水平了,俯视下去,发现周围已经没有其他对手了!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张

从大坝上游俯瞰建设中白鹤滩水电站工程 摄影 @ 黄正平 星球研究所


瞎说什么大实话!


这下中国水电站“独孤求败”的身份岂不是瞒不住了!


毕竟基建狂魔可不是白叫的!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张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者摆出“祖国万岁”的字样 摄影@ 黄正平 星球研究所


许许多多像白鹤滩水电站这样利国利民的宏大基建拔地而起,新时代的建设者正如歌曲《我的祖国》里唱得那样:唤醒了沉睡的高山,叫那河流改变了方向


我们的建设对地貌的改变是如此之大,若是百年前的中国人穿越来看,一定会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陌生又惊奇!


100 多年来,从清朝末年开始修建铁路、公路,到现代中国正在经历蓝色星球上最大规模的地表塑造。包括各种连接全国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各种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还有最大规模的城市崛起。我们正在经历这一过程,见证这一过程。这样巨变的现代中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若是你也有这样的困惑,就让荣获“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系列第2部——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张

《这里是中国2》


带你看看中国,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


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 亿人全民通电


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


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


百年重塑山河!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张

如果奇迹有时速

那一定是中国速度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张

一百年前,美国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修建了大量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摩天大楼等大型工程,迎来了它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代。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张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纽约


而彼时的中国正在侵略者与腐朽统治者的泥潭中挣扎,对广大贫苦百姓来说,不要说奢求摩天大楼,就是一座茅屋草房,也在战火中岌岌可危。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9张

晚清农民家庭


一百年过去了,中国成为了新兴的国际力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我们的人民再也不用颠沛流离,得广厦居之!


当今时代的基建奇迹,由中国来书写!


中国拥有近14亿的超庞大人口,却是第一个、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0张

四川泸定,高压电网矗立在雪后的山上 摄影@李毅恒 星球研究所


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3. 9 万千米,高铁营业总里程达3.79万千米,是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1张

风驰电掣的高铁


我国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约16万千米,是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络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2张

繁忙的高速公路


中国铁路隧道总里程超过18041千米,公路隧道总里程超过18966千米,总里程高居世界第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3张

南戴云山隧道


世界最长、最高、跨度最大的桥梁,都在中国。世界上桥梁总数最多的国家,还是中国!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4张

世界上最高的桥:北盘江大桥


美国所有的通信基站加起来才20多万个,而中国基站达931万个。中国的5G建设进度远超美国等其他国家,领跑全球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5张

架设基站


我国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超过2500个,高居世界第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6张

货物吞吐量巨大的港口


今明两年我国计划接续实施11次太空飞行任务,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在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休后,我国的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7张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一批企业也和这些基建工程一起成长起来,走向世界领先的地位。


长江三峡集团,首都机场集团,中国铁建,国家电网,中石化,中海油......


这些企业突破了一道道难关,将基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中,有了它们,我国才是如虎添翼的基建狂魔!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8张

白鹤滩水电站正由三峡集团开发建设 图源:长江三峡集团


要形容当今中国,除了基建狂魔,还有一个词叫,The Speed Of China,中国速度


这个词最初是国外网友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评价,也是对中国基建能力的最好形容。


我们可以——


一夜之间完成火车站新老站房线路转场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19张

福建龙岩火车站新老站房线路转场改造


43小时对一座桥整体换梁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0张

北京三元桥整体换梁工程


十天建成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1张

武汉火神山医院


8个月,将南海永暑礁从仅容立足的礁石变成南疆小城;再8个月,礁上的机场已能投入运营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2张

永暑礁前后对比


领先世界的基础设施,背后是我们日益强大的国家!


100 多年前的中国陷入黑暗,而当我们努力走出黑暗,开始利用现代力量建设我们的国家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贫穷与落后,还有破碎的山河。960 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看似面积广大,山地与丘陵却占 60% 以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地中,形成各自独立的地理单元,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


交通阻隔,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恶化……我们该如何重整山河?


就是在这种地狱级的难度模式下,我国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创造奇迹。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3张

天堑变通途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4张

1927年的一天,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站在南京的江边,望着湍急的江水,摇了摇头,说:“在南京造桥,不可能。”


41年后,第一座由我国独立设计和建造的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中国人靠自己突破了天堑!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5张

南京长江大桥 摄影@ 方飞 星球研究所


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技术、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困难。


对于这样一座大桥,设计参数多到难以想象,而且每一个设计数字都需要十分精确。为此召集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六七十名师生参与到设计计算中。光是为了确定钢梁杆件截面,就由十多人经过了四个月的计算才最终确定。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6张

桥梁测绘现场


当时受到技术限制,只能由潜水员使用普通的设备一趟趟去做基底清理的质量检查工作,潜水作业深度最高达65米。例如在7号桥墩施工时,潜水员累计潜水207次,每次至少停留10-20分钟。个中艰险,不一而足。


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拒绝供应原本预定的钢材。在奋勇攻坚下,中国终于研制出高强度的国产钢材,“争气刚”,着实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7张

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在桥梁领域独立设计和建造的开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长江干线共拥有111座跨江大桥,再加上十余条过江隧道,平均23千米就有一条,真可谓“天堑变通途”


在今天,许多难以逾越的天险被中国桥一一征服,不论是大江大河,还是高山峡谷,抑或是岛屿海峡,都不能阻挡中国人的脚步!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8张

“凌空而过”的沪渝高速湖北恩施段 摄影@ 文林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29张

穿山而过

挖挖挖 凿凿凿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0张

跨过了大江,还有高山拦在前路。


盘山而上又险又慢,而且火车不能走盘山路呀!


——那我们就穿山而过!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1张

新疆赛里木湖公路隧道 摄影@ 沈龙泉 星球研究所


放眼整个中国,多样的地形,多变的地貌,复杂的地质成因......全球再没有哪个国家在修建隧道时需要面对这么多的困难。


而在中国,也没有哪条隧道的修建比大柱山隧道更为困难。


大柱山隧道位于横断山脉,不到15千米的全长中,要穿越6条断裂带、5段岩溶发育地段和3条褶皱构造,包括断层破裂带、侵入体蚀变带、岩溶等重大风险地形。


这么说你可能不能理解,一个比喻非常形象:大柱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犹如在豆腐渣里打洞,建设者同时还要承受“水深”“火热”的考验!


隧道涌水是难题中的难题。短短156米的燕子窝断层,涌出了相当于十五个西湖的水,用了26个月才挖通,工人每日都是“淋浴”作业。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2张

“水深”


大柱山隧道内有许多地热源,当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散发出的热量让洞内的环境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高温配合涌出的水形成了天然的桑拿浴,湿度常年高达80%。


为了降低洞内温度,施工队每天都购买大量冰块降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三个施工作业面,每天需要消耗3吨的冰块。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3张

”火热“


12年的时间,数百位专家,500余名建设者,终于将大柱山隧道成功贯通!未来通车后,火车仅需7分钟便可穿过横断山脉!


它的通行将大幅减小我国从中东运输石油的所需里程,从而减小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可谓改写了我国铁路的历史。


在挖掘大柱山隧道的过程中,建设者们还创新了一种独特方式的开挖方式,将断面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台阶,按七个施工面进行有序开挖,即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隧道施工还离不开高科技神兵利器:隧道掘进机。但是它却一度被国外垄断,直到2014年,我国首台自产隧道掘进机“长春号”的诞生,才宣告打破了隧道施工受制于人的历史。


如今,中国自主研发了“月城凉山号”“彩云号”等隧道掘进机,越来越多的自主化设备成为中国隧道工程的有力武器,国产现代化隧道施工装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4张

2018年6月9日,武汉地铁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工人正在检修越江盾构机内部核心结构 摄影@ 黄蕾 星球研究所


在40多年的隧道建设中,中国建设者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直到成为世界顶尖!


你可能无法想象,我国的隧道总长度约37000公里,接近赤道!


这就是中国人的穿山之路,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凝结了无数建设者的辛劳。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5张

列车穿过黄土高原的隧道 摄影@ 张一飞 星球研究所


大桥通天,隧道入地。


桥与隧道就像是探险游戏中的关卡,突破它们是为了通向我们的终极目的——修建公路铁路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6张

时速35千米

到350千米

中国人走了一百年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7张

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吴淞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这是中国人对铁路第一眼懵懂的认识。


到1894年,甲午战争之时,大清境内还是仅有铁路483千米,只有同时期日本铁路里程的六分之一。海战的胜负,在陆地上也能看出端倪。


而且这些铁路中大部分都是借洋债修路,甚至是外资公司在列强“势力范围”内直接投资筑路。


彼时朝廷的运输要道被掌控在列强手中,更有甚者因路割地,可谓后患无穷。


1905年5月,清政府批准始建京张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自此举步。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自己设计、自己建成通车、自己管理的铁路,才终于诞生。


它还是当时中国铁路工程中最艰巨、建设成本最低、质量最佳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其中包含着詹天佑无与伦比的智慧与汗水,“人”字形的线路创举至今让人惊叹。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8张

京张铁路“人”字形段


2019年,京张高铁建成通车。时速35千米到350千米,这条路中国人走了一百年!


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是中国铁路建设的缩影,更是中国蓬勃发展的见证。


如今的中国,除了“八横八纵”的高铁网络


我们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迅猛的民用航空网


以及货运能手水上航运网......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39张

制图 @ 星球研究所


它们连接起14亿中国人民,


让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


无不可去之处!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0张

中国航天

征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1张

如今的中国不仅将足迹印在每一寸山河,还将身影留在太空,跻身航天强国的行列。


去年,中国航天共实施39次发射任务,发射了89个航天器。北斗、嫦娥等重大航天工程圆满收官,多个新型火箭成功实现首飞。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2张

北斗组网成功


今年刚刚过去一半,就已经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瞬间。


4月,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我国正式开启天宫空间站的建造进程。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3张

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一号对接


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开启新征程。同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升天。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4张

火星探测器模拟画面


6月,“神舟十二号”送三名宇航员进入天宫。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5张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至此,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快速道,前途一片星光璀璨!


中国航天史上,曾经也有过一段被西方技术垄断,实行孤立封锁政策的艰难历史。


但现在,中国在航天中最重大的三个领域上,全部实现了彻底破局。


这三大领域,一个是今年备受瞩目的空间站项目,一个与去年愚人节火爆全网的薇娅直播间卖火箭有关——商业卫星发射,或者说卫星制造全产业链。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6张

薇娅在直播间售卖定价为4000万的"快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和品牌服务


但是在我国最重要的实现破局并超越的航天领域,其实还不是空间站或商业卫星,而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在上世纪,中国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的卫星定位,全都高度依赖于美国的GPS。


在90年代激烈的台海局势当中,我国认识到了依赖GPS,尤其在战时,是相当危险的,必须找到一个可控的同类系统,来作为GPS的替代方案。


中国曾想与欧盟合作伽利略系统,但欧盟却狮子大开口,只想垄断技术,毫无合作诚意。


我国一定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2000年北斗一号双星入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


2012年北斗二号建成,我国有了覆盖亚太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北斗三号末星入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组网,我国有了实现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一代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7张

北斗三号组成”天罗地网“ 制图 @ 星球研究所


北斗导航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太空中46 颗导航卫星昼夜不停地环绕地球运行,


地面上2700 多个基准站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


组成一张“天罗地网”。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8张

搭载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摄影@ 史悦 星球研究所


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工程,


从立项到完成,8 万多名工作人员,300 多家研发单位,


奋战20 多年,终于梦想成真!


北斗建成仅仅是故事的开始,中国航天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49张

逆天改命的中国人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0张

回望这一百年,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妥妥写出了一部逆天改命的爽文剧本——


一个带着被八国联军侵入首都的耻辱迈进二十世纪的国家,竟然在短短一百年后,成为西方强国“闭门断网”慎重应对的心腹大患!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1张

美国《野兽日报》:“由于七国集团(G7)领导人与拜登就中国问题发生争执,(房间里的)互联网据称被中断”


百年前的中国任人宰割,今天我们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2张

杨洁篪在中美对谈中霸气发言: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百年前的中国发展严重滞后,今天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3张

上海陆家嘴 摄影@ 曾诚宇 星球研究所


百年前的中国出行不便受制于人,今天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4张

京张铁路穿过水关长城的春夏秋冬 摄影@ 李睿 星球研究所


百年前的中国饥荒连年,人民最基本的温饱得不到保障,今天我们将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5张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人


百年前的中国知识是属于少数人的特权,今天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6张

广州越秀区某小学正在参加升旗仪式的学生们 摄影@ 邱活 星球研究所


百年间的沧桑巨变教会了我们: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崛起必须自己争取!


我们曾有无与伦比的辉煌,我们也曾面临一个残破的国土。


如今,我们建设它,改造它,美化它——


我们创造了新的“高山”,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7张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


我们创造了新的“河流”,即世界上最高效的交通网络。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8张

世界上最高效的交通网络


我们也努力修复了生态环境,启动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生态行动。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59张

2000年与2019年塞罕坝地区卫星影像对比


我们曾经落后,但我们重塑了山河。


建设改变了中国,因此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视角看待中国地理。


我们需要从更具人文感、时代感的视角,认识百年来中国人的创造和地理变迁,理解这片古老土地上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成长、挑战及其未来。


这本书给你提供新视野 ——《这里是中国2》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0张

100年,逆天改命的中国崛起之路!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成为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1张

兰新高铁行驶在祁连山下 摄影@ 章力凡 星球研究所


中国的隧道总里程高居世界第一,隧道正改变着这个山区约占2/3国土面积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2张

新疆赛里木湖公路隧道 摄影@ 沈龙泉 星球研究所


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14亿国民全民通电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3张

电力建设者攀爬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上 摄影@ 宋鹏涛 星球研究所


西气东输:一场乾坤大挪移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4张

沙漠地区管道敷设/供图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


南水北调:几十万移民、数十万工程建设者、数千名科技工作者共同创造的奇迹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5张

丹江口水库及大坝/供图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宣传中心


中国成为世界上同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6张

塞罕坝林场松林 摄影@ 田卓然 星球研究所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可建设±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国家,也是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7张

特高压九华密集通道 摄影@ 丁永清·国家电网


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一,煤炭储量世界第四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8张

洛阳矿山机械厂 摄影@ 黄政伟 星球研究所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接近95%,堪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69张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毕业典礼 摄影@ 彭昊山 星球研究所


科技强国,惊艳世界的“中国宝贝”们!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0张

“火焰拉面” 摄影@ 都鑫鑫、肖海林、陈肖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1张

制图 @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2张

“中国天眼” 摄影@ 李子韬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3张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起飞的过程 摄影@ 南勇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4张

“海洋石油943”钻井平台 摄影@ 李彦昭·中国海油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5张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景 摄影@ 陈肖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6张

海南洋浦港附近的LNG船 摄影@ 周泰天 星球研究所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7张

打卡美景学知识,灵魂与书一起在路上!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8张

内容来自《这里是中国2》


青少年的“开学第一课”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79张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0张

内容来自《这里是中国2》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1张

《这里是中国2》裸脊锁线装帧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2张

《这里是中国2》浮雕烫金工艺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3张

《这里是中国2》内文页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4张

《这里是中国2》拉页(长1.6米)-318国道全图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5张

《这里是中国2》拉页-中国电力资源分布及调配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6张

《这里是中国2》拉页-俯瞰“武汉半岛”和长江桥梁


全国青联、人民文旅、中国测绘学会、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

致敬100年|这本叫"中国"的书见证了祖国的腾飞  第87张

《这里是中国2》联合出品方


曾经的中国一穷二白,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逆天改命的中国人,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超级工程,超级风景,


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致敬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敬一代代中国人披荆斩棘创造出来的奇迹!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这里是中国2》 ¥149 购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