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已有144家险企(62家人身险公司、72家财产险公司、10家再保险公司)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80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

在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的123家公司中,风险小的A类公司37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75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9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2家。

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有所提升

144家险企中有80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55.56%。其中,人身险公司39家、财产险公司36家、再保险公司5家。

从经营数据看,上半年,61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389.07亿元,净利润93.39亿元(同比增长122.2%)。72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27.81亿元,净利润52.49亿元(同比下降14.48%)。10家再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54.28亿元,净利润3.6亿元(同比下降57.89%)。

其中,从综合投资收益率看,人身险公司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4.18%)最高,其次是再保险公司(1.94%),最后是财险公司(1.66%)。相比一季度,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二季度险企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债市走势良好,债券价格上涨较为明显,险资重仓持有的交易型策略债券收益以及部分公允类计量的固定收益资产收益有较大幅度增加,为险企带来较为丰厚的账面回报。此外,部分险企抓住了二季度股市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如高股息投资策略,斩获颇丰。

两家险企为D类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须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二季度不达标的11家险企包括9家C类、两家D类,其中C类比上季度减少两家。

二季度,C类险企中有两家为寿险公司,分别是合众人寿和华汇人寿;7家为财险公司,分别是华安财险、渤海财险、新疆前海联合财险、都邦财险、珠峰财险、安华农险、富德财险,与上季度情况一致。两家D类险企分别是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人寿。

上述11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以及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此外,未达标原因还包括操作风险较大、声誉得分下降、流动性风险得分下降、经营情况不佳等因素。

北大方正人寿2023年一季度起连续多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D级,今年二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1.74%、124.72%,但受指标时间维度等因素影响,公司可资本化风险得分仍处于低位,需继续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北大方正人寿二季度的最低资本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和权益价格风险、信用风险中的利差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以及保险风险中的损失发生风险。

三峡人寿同样连续多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D级。自2023年一季度因偿付能力承压以及相关战略和可资本化等主要风险,其风险综合评级由C级调为D级。截至今年二季度,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49.09%、161.39%,满足监管要求,但“流动性覆盖率LCR1(未来3个月)”和“流动性覆盖率LCR3(%)(未来3/12个月)”均低于监管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未来3个月有大量满期给付,现金流入无法覆盖流出所致,如若考虑变现资产则可满足流动性需求。

三峡人寿表示,为保持公司健康发展,在保证总资产收益率要求下,计划配置适量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货币基金、短期存款等,保证流动性资产比例不低于总资产的5%。

此外,前海财险已连续9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由B类下调至C类。今年一季度,前海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不仅如此,前海财险综合偿付能力为106.1%,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对此,前海财险表示,2024年以来,公司密切关注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趋势,定期预测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陆续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以确保满足监管要求。